
“十三五”期间,渝水区立足“工小美”,谋定工业强区战略,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全力打造钢铁高地,致力推进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。
带钢产业是新余市钢铁行业传统强项产业,有着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,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。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,企业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缓慢,产业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。为做大做强新余带钢产业,助推带钢产业优化升级,渝水区邀请专家对全市带钢行业“把脉”,开出了在带钢行业铸链的“药方”,推动形成新余市带钢产业的物流、信息流、单证流、商流和资金流五流合一的领先模式。
带钢产业“铸链行动”只是该区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渝水区还巧借“数字”作用,借力“数字”撬动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蓬勃力量,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和进行奖补等政策引导,成立数字投资有限公司,建设京东云、科技云、锂电云、铸造仿真分析、工业大数据等一系列数字平台集群,让传统产业搭上“数字化”发展快车道,让企业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在好处。
为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改造,该区专门出台了“百企技改”政策,鼓励企业投入信息化,并给予30%~50%不等的奖励。目前,该区信息化投入20万元以上企业有30家,200万以上企业有5家,500万以上企业有2家。
为充分融入新钢发展,打造钢铁高地,渝水区坚持“对接新钢、服务新钢、融入新钢”战略,根据《新余市用钢产业发展规划》和新钢确立“1+6”的产业组合,积极开展产业招商,通过吸纳一批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附加值高、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落户,全面提升钢铁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。2020年,该区还与新钢公司规划3000亩土地共建新钢工业产业园,全力打造钢铁产业的升级平台,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型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,为钢铁高地描绘了广阔的空间。
在铸好“城池”,提升发展工业硬实力的同时,该区还下大力气全面改善营商环境,整体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从软实力着手为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提供“火力”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渝水区紧紧咬住工业强区的发展理念,大力推进工业强区建设,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,工业发展成效显著,荣获2018年度、2019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区、全省传统产业(钢铁)优化升级专项试点区等称号。